最小公倍数教案精选3篇
最小公倍数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 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 出示: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最大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 谈谈收获和不足
5
最小公倍数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吧,我叫到学号的同学请起立,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出示: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是6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请站起来两次的同学再次起立,依次报出你们的学号。
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
生:因为他们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报数游戏,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 回忆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样研究公因数的?
生: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从这些因数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就是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游戏中4和6的公倍数问题。
2. 自主探究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数。
3. 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间互相讨论。(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4. 小结概念,课件演示集合图。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公因数,这里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很快地认识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请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6和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方法有:
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数:24,48,……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用集合图表示也很清楚。
③6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8 的倍数呢? 或者8 的倍数中有哪些是 6 的倍数呢?
师:这么多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通过观察,想一想:①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8和24 15和25
三、课堂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3 和 6 2 和 8 5和 6 4 和 9 3和9 5和10
交流你的发现: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较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独立作业:数学书71页2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等等。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对口令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对口令,老师说一个数请你对出它的倍数1、对9、12的倍数。
2、对出一个数,它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每周都会上微机课,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打字情况,那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
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学生打字的速度各有不同,教师可进行激励性。如:真不错,你一分钟能打这么多字;打得慢了点,没关系,只要你经常练习,一定会越来越快。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俩打同样一份稿件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
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
师:从两个人的对话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聪聪用了5/6小时。
生2:红红用3/4小时就打完了。
师:他们两个人谁打得快呢?请同学们当裁判,通过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比较,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板书。
生1:因为6×4=24,我先把和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4/6×4=20/24,3/4=3×6/4×6=18/24
20/24>18/24,所以5/6>3/4。
红红打得快。
生2: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5/6=5×2/6×2=10/12,3/4=3×3/4×3=9/12
10/12>9/12,所以5/6>3/4。
……
如果学生只有分母是24或12的一种方法,教师要作为参与者介绍另一种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概括一下,应有如下回答:
●相同的地方
(1)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后,再比较大小的。
(2)两种方法通分时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教学预设
●不同的地方
(1)第一种方法,通分时用两个分数分母的积24作分母,第二种方法,通分时用4和6的公倍数12作分母。
(2)24是12的2倍。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两种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那么,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请同桌的同学合作,在老师发给你们的椭圆形纸片上分别写出50以内4和6的倍数,再圈出它们的公倍数。
学生自己找,教师巡视。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找的?4和6的公倍数都有哪些呢?生:我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
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生: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师:如果让你继续找下去,6的倍数还有没有?用什么表示?
生:还有无数个,也用省略号表示。
生:然后找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师:观察我们找到的50以内6和4的这几个公倍数,想一想,如果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几?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60。因为每两个公倍数之间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师:60后面还有没有?还有多少个?
生:还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生:没有最大公倍数。因为4和6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找不到最大的一个。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再来观察4和6的这些公倍数,没有最大的我们能找到一个最小的谁?
生:12。
师:还有比12小的公倍数吗?
生:没有了。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我们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了一些认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同桌的同学现互相说说。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出概念(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找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现找了4的倍数,又找了6的倍数,最后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太麻烦,其实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短除法(教师边说边板书用短除法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书写方式一样。
板书设计:
https://www.kmfunway.cn/cidiandaquan/37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