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时间:2019-05-05 来源:日记 点击:

  导语:日记就是记下一天中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也可以记下在某方面的收获、体会,还可以记自然界中的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等,它融合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老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老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一、小学生日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

  1、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乐园,学习的课堂,思考的源泉。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动鲜活的日记写作题材。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的生活却显得有些单调,他们几乎每天都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缺乏接触自然,亲近生活、融入生活,更别谈亲身体验与感悟生活了。

  即使学生能学到东西,无论是经验、阅历还是一些劳动所需的智慧、技巧也都只能间接地以认知的形式得到,非常抽象,不带有个人感情和成长的印记。这样的生活不再是丰富多彩的,充实的,而是苍白的,贫乏的。

  小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原因很多,比如小学生繁重的课业,造成了闲暇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连睡眠时间也不断被侵占;课间活动、艺体类副课常常被剥夺,游戏时间所剩无几,造成了学生自由活动、集体活动时间不断减少;父母过高的期望,自作主张地给学生报各种辅导班,买各种试题,导致学生负担重,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

  2、书面表达困难

  大约有1/4的学生觉得在日记写作时书面表达困难。具体表现在:句子不完整,语言罗嗦,表达不准确,语句不通顺,容易出现多字漏字或错别字。学生出现写作基本功的“低级困难”,让人十分担忧。

  其实,造成学生书面表达困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当前现状来说,小学三年级才真正开始学写作文,但诸多教师都不能落实,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甚少,且常用模式教学,如读范文,列提纲,然后模仿范文“创造”一篇文章即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作文教学尚为如此,更何况日记教学呢?日记写作是扶持作文写作的起步,学生在低年级都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下子要求写出成型的文章,无疑让学生感到棘手,书面表达困难也不足为奇了。

  3、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大多数小学生日记的内容比较单调,例如春游、升旗、书包、铅笔盒、小猫小狗、考试成绩不好挨骂自己暗下决心、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必有对比或思想斗争、捡到钱包也想尽办法归还失主等等。

  此外,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的日记连词语、句式都惊人地雷同,也惊人地单调,几乎是记流水帐式。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包括用什么结构、什么句式、哪些好词……这种方法看似省时省力,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多抽象干瘪,缺乏生气。

  全班写下来的日记几乎像说明书,虽然大致的条理出来了,基本的内容讲清楚了,篇幅要求也整齐划一地达到了,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一开始就被束缚住了。一个班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拷贝”,只是版本略有不同而已。

  4、感情虚假造作

  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能在日记里流露出来,否则要挨教师批评。他们认为写作时要写伟大、高尚的事件,这样才能“拿高分”。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流露出很多虚假造作的思想和伪崇高的感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而没有了。

  这是由于教师在日记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总是习惯控制他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方法。立下诸多关于日记写作的清规戒律,不能接受有个性的表达,遇到新异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总是设法逼学生“纠正”,他们不能写自己想写的,得写教师布置的;学生也不能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写教师认可的,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自由表达。

  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揣摩教师的心思,抒发虚假造作、空洞、概念化的感情,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久而久之,不仅败坏了文风,还扭曲了学生纯真的心灵。语言的童真童趣,不见了踪影。“太阳在山背后睡觉”和“圆珠笔在纸上蹭痒”这类句子,难得在作业本上见到。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了日记习作之外。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在日记教学时随意性大

  教师在日记教学时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日记教学目标、要求随意。在日记教学中教师没有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想布置学生写就写,不想布置学生写就不写,以致学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二是日记教学时间、方法、评价随意。没有安排较为合理的课堂时间来教学。教学时方法不讲究,在于走过场,没有新意,学生吸收信息量不大。想评讲就评讲,不想评讲就不评讲。教师在日记教学时随意性大的种种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没有完全认识到日记教学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及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关系。

  2、教师指导欠科学

  不少教师对日记教学的指导方法不清楚,没有认识到日记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日记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对日记教学的策略和评价很模糊,对日记教学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存在着观念上的含混和疑惑,比如教师由于指导观念落后陈旧,不容许学生写真实的不够“高尚”的人、事件及心理活动,总是要求学生写“高尚、伟大”的人物或事件。且过于强调写作技巧,不能接受有个性的思想、写作风格。教师这种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进行教学的观念,难免带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这样的日记教学,其实效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3、教师评价不当

  日记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使学生能文从字顺,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文采,有思想性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对小学生日记写作的要求过高,特别在初始阶段,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求全责备的评价只能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受挫。在评价上,用分数或等级来评价作文是可以的,但用来评价日记就不太合适了,据笔者了解,不少教师评价学生日记只写个日期或者“阅”、“查” 或者“优”“良”“中”“差”,这种“冷情批阅”无疑会大大挫伤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二、小学生日记教学的对策

  (一)丰富学生写日记的源头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走进生活,学生可从中学到书本上、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特别是对生活能有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

  因此,教师在日记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来,走出家门和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

  笔者于教育实习和访谈中总结出以下可实施策略:比如精心组织校内活动和劳动;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家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如假日小队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慰问走访活动等;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走向大自然,组织参观、野炊、游览等。教师若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去观察生活、参与实践、用真情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事、物等,就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积累更多的生活材料。让学生们的世界变得精彩起来、丰富起来,视野也开拓宽起来,这样也就丰富了写日记的源头。

  (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无论在日记的起步阶段,还是发展阶段,强化日记意识(即主动关注、观察,自觉捕捉题材的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日记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写不写,写什么,都可由作者自己做主。没有人去要求他,限制他,干涉他。

  这种写作完全出自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欲望,是一种主动行为,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个人行为。但要想让学生把日记写好,在起始阶段,光靠他们短暂的兴趣和有限的自觉是不够的。俗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日记的他律阶段、初始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天天写日记或者经常写日记;多动笔,能够利用书面表达整理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吾手写吾心,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旦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尝到写日记的甜头,喜欢上日记写作,就不需教师或家长的督促了。日记自然就会成为学生表白心境、吐露真情、记录小事、感悟生活的天地了。

  事实表明每天写一篇日记比每周写一篇日记更容易坚持,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越快。学生一周写三篇文章很难坚持,每天写一篇却能坚持下来。……多写比少写强;少写比不写强;三言两语即可,500字更好。实在写不出,抄一篇好诗文也比不写强。写作字数与语言的流畅程度成正比,若天天坚持写,就能培养提笔就写的能力和好习惯。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平时很少布置作业,但他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好,究其原因,魏书生说:“那就是多写日记的功劳。”因此,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真是益处不少。

  (三)创新日记形式,鼓励学生写特色日记

  在小学生日记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阶段性计划或小学生不同年龄及其心理特征特点,创新日记形式,鼓励学生写不同专题的特色日记,让学生体验写日记的乐趣和成功感,尽显学生的笔力及创造性写作。这样就避免了日记内容的单调及形式的单一。如可开展以下不同类型的特色日记:

  1、彩色日记

  这是一种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写日记方法。写彩色日记对低年级小学生更适用。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与主题相吻合的插图,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无疑大大激发了小作者们极大的热情与兴趣。

  2、“循环日记”,也叫流动日记

  这是小学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的“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思路。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5-6人),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轮流记日记——第一个写的人除外,其他人在写日记之前,必须先看前一个人写的日记并写下评语

  一周结束,交给教师批阅,小组长总结上周的日记,写一个简单的回顾。班级每周评出最佳日记小组,把好的日记在班级中朗读、评析、展示。这也是调动小学生写作兴趣和丰富小学生思想的有效方法。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我仍然是各自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个思想。循环日记就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摘抄日记

  前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学生们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因此,教师可有计划地针对日记训练的目的,布置学生摘抄不同的内容,如“名人名言”、“时事栏”、“佳句库”、“名篇库”、“百科知识”、“名人小档案”等,使之成为以后习作取之不尽的“宝库”。

  此外,还有想象日记、采访日记、时事报道日记、心语日记、观察日记、体验日记、反思日记、成长日记等等。

  (四)鼓励学生文思情结合

  为了让学生喜欢写日记,为了让写日记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生命中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日记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放开手脚无所顾忌地写日记,不强调表达生动,不强调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只要求真实、真情,强调“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谦逊的倾听者,不求全责备,珍视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强调“我写”,而不是“代圣人立言”,替别人说话;强调“写我”,写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别人的话。

  正如袁中郎在《叙小修诗》中所说,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只有从心灵的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坦诚地吐露内心的独特感受,才会有丰富多彩的文字。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乐意肯定中下游学生日记思想上和表达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充分尊重、体谅、宽容他们;做到创见赞赏、异见保护、偏见矫正、浅见扶持、误见宽容。教师还要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给学生创设条件,带领学生关注人生,联系生活,关心社会变革,关心科学发展,把写日记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会实践、人格塑造结合起来,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判断力,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和理解。这样,学生的日记写作才不会被封闭在单一狭隘的空间里,才能从根本上开放他们的情感、思维与创造力,使写日记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机制。

  (五)营造激励竞争氛围,编刊办报出专集

  教学具有激励性和竞争性,是教育进步的表现。日记教学也如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激励竞争的氛围,建立激励竞争的机制,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成功的体验。

  在小学生日记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在竞争中实现自我,教育工作者可搭建以下一系列展示平台:利用广播、墙报、校刊、班报、出版个人日记专集、推荐投稿等激励方法给予表彰;建立优秀日记评选、日记大王评比、日记竞赛等集体、个人、自我三级竞争机制,形成人人争写日记,个个比写日记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人人有受到赏识的喜悦,人人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人人产生不断进取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写日记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应与学生一起写日记,一起拿出来展评,一同竞争。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激励示范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良好的教学机制,有利于避免日记教学的盲目与随意,使教师的指导趋于科学,便于教学相长。有了日记中的素材积累,班每逢办学习园地,们就搞手抄报,容同学们信手拈来,文并茂,每次都是一等奖。

  (六)重视小学生日记评价

  1、日记评价不宜量化

  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说:“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这的确是一个神圣的约会,是绝不容许有他人在场的……”但小学生的日记是不自觉的,很不成熟的,需要教师来帮助。教师在阅读学生的日记时,应该去掉居高临下的目光,成为和学生平等的个人。日记应是学生个人与教师个人之间平等的对话,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思想、感情的主动交流。对话和交流是不应该用分数和等级来衡量的。

  日记与其他文体也是不一样的。它不纯粹是写作技巧的事,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它更关乎写日记个体的生活状态,境界高低,领悟深浅。日记呈现出的是每一个体在某一特定时机的思想和情感,千姿百态,是无法用统一尺度去衡量的。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价作文和日记的。笔者认为,作文的评价可以打等级,也可以打分数,这是对学生作文技巧掌握及运用程度的评判,是可以量化的,但日记评价不宜量化。

  笔者建议教师用“有一定价值”来评价一篇日记,以此为评价尺度,鼓励多元。因为有的日记价值在于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的日记写出了真挚深切的感情,有的日记文笔十分优美,有的日记选材特别新颖,有的日记写作角度奇特,有的日记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某一过程写得非常清楚……每一个体感兴趣的东西几乎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样东西,给个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肯定每一个个体的言说,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文章是有价值的,被教师所看重所喜爱的。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步与否等情况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通过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对于学生来说,哪怕“继续努力!”之类的简单的鼓励也比仅仅打个分数或等级要有用的多,学生觉得老师的那四个字里有无穷深意、无限关注。

  因此在日记评价中,教师不应简单地量化,这样学生才能更真诚更用心,也更放松更愉快地写日记。

  2、评价应尊重学生隐私

  “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日记不是一项性质单纯的作业,它涉及到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与情感,它的选材也以个人的喜好为标准,所以日记写作很容易涉及到个人隐私。学生愿意把日记向谁公开,就意味着对谁的信任。将日记交给教师批阅,便是对教师的信任——相信教师会保守他个人的秘密,相信教师能恰如其分地处理日记中所提到的信息,相信教师能认同他的情感,相信教师能够像“知心的长辈”一样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来帮助他。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是他的教学职责,看学生日记属于工作需要,不看就没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充分地理解这一点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民主地平等地智慧地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今后才能大胆、坦诚地写日记,喜欢写日记。因此,尊重学生的隐私是教师在评价日记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艺术,在处理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3、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写作不能提过高要求,改动太多,否则会“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黎锦熙提出了“改错先于求美”的原则,叶圣陶也认为,“学生写作或直抒情感或朴素说理,只要正确就行了。至于修辞,谋篇等较高要求,不一定要求学生达到。能达到当然好,不能达到也没关系。⑨”由于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学生在日记写作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他们需要的是宽容与帮助,而不是批评与指责。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因此,在日记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记住日记是“练笔”,应充分尊重学生,多圈少改,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诸如可从多个角度对学生日记进行评价: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细节选择,或是谴词造句等。顺其自然,不要给学生人为的压力,否则会把他们“吓”得缩手缩脚不敢写。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积极的期待可为主体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空间。在评价中,我们还应看到每一个学生日记写作中的优点,用充满期待的评价使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鼓励,从而增强其日记习作的兴趣和写好日记的信心。

  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写日记后的成功与喜悦,使之成为帮助学生在写作之路上自由驰骋的“加油站”。在评价时,我们也可以向丁有宽教师学习,“对优等生严一点,对差等生宽一点。在指导修改的方法上,对优等生只给予指点,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参考文章,去观察,去修改;对差等生就采取面批的方式,供给具体参考的文章或段落,具体指导他们再观察、具体指导他们修改。”

  具体来说,在小学生日记教学中,对日记的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手段: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打出印象分数,体现“先放后收”的指导思想;

  (2)评语激励。它能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喜欢日记;

  (3)标记鼓励。如画小红旗,打五角星,圈划优美语句等。直观形象的标记,不仅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满足,还进一步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老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日记

https://www.kmfunway.cn/zuowendaquan/241021.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日记热门文章

日记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据说教育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