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练习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时间:2019-07-09 来源:幼儿培训 点击:

  导语: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精心而又烦琐,每天都需要我们工作、学习、思考、总结、反思。在班主任工作中力求“全” “活” “异 ”“新”多学习大家的优点,争取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在幼儿园的常规建立中还有许多良好有效的策略。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幼儿期培养起来的。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教师应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规教育的度,不应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应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应探索适合幼儿建立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

  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一、充分做到与班级老师的协调配合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羊,在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与班级两位老师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在对待班级工作中班级老师能互相出主意、想办法,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互相的信任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三位老师团结一致,共同为班级着想,一心为班级孩子,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无微不至地把幼儿照顾好。

  与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以及班上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多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

  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要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做一个家长认可满意的班主任,构建和谐的家园联系。

  1、一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家长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这几年我园面临着升园的压力,家长工作也尤为重要,家长的口碑决定的我们的发展。在班级工作中三位老师争对班级不同的家长运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一心为孩子,及时了解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2、在与家长沟通中,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他孩子的重视、关心,也让家长了解我们工作的辛苦、细致,了解班上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取得了家长良好的口碑。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支持,要求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教师要让家长体验到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教师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

  三、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有礼貌,老师就要见到小朋友主动问好,这样来感染孩子;要求幼儿做事认真,老师在工作、学习中就不能马虎大意。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班主任网 www.bzrw.net)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 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

  四、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准确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充实自己,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充实积极,了解幼儿教育新的发展和动向,多与有经验的专家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丰富自身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

  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对待工作细心、对待孩子耐心,对待家长热心,有点点滴滴的付出,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才能看到孩子的进步,做一个家长满意、孩子热爱的好老师。

  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一、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必须从每一环节抓起,并且在各个环节中做到认真细致,育教育与各个环节之中。

  1、成功的晨间接待是一日生活的良好开端。教师要早点到教室进行开窗通风,并进行一些材料的准备,使孩子来园就可进行活动。我现在带的是小小班,我就要将桌面玩具用小箩筐每人一份分好,小朋友来了,就可以直接到自己的座位上玩。看到小朋友要亲自迎接,热情接待,对于小小班、小班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对于中大班的小朋友要热情回应小朋友的问候,要使小朋友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与温暖。在晨间接待中,教师还要指导小朋友有礼貌的问候周围的人,如:对保育员外婆问好,与小朋友问好等。在晨间接待时,对于中大班的小朋友注意观察有否带有尖利的玩具来园,对于小班、小小班的小朋友要注意检查指甲是否过长,并采取必要的措置,避免不安全的事情发生。要求小朋友玩好后,将桌面玩具按照老师要求收整干净,并且将小椅子推进桌子里面,这样,便于其他小朋友走路,不至于被椅子绊倒。

  2、晨间谈话非常重要,他可以对一日的活动提出要求,可以针对孩子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上下楼梯、小朋友的纠纷、早操等情况情进行讨论和总结,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而且由于教师不断的巩固、督促与提醒,有助于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餐前有10—20分钟的安静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小朋友了解今天吃的食物,了解这些食物的营养,鼓励小朋友不挑食。这个环节对于小小班、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背古诗、讲故事、唱歌曲、复述故事、播报天气预报和新闻、幼儿才艺表演、请幼儿一起讲述他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搬椅子、洗脸、刷牙等,巩固生活常规或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谈话活动等多种形式。

  4、离园前谈话。教师总结幼儿一天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其他小朋友向其学习,并对其他小朋友提出希望,相信明天回来参加活动时会比今天更好,活动更愉快。复习一天所学,并提出任务,请小朋友回到家中,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做他们的小老师。这样做既巩固了幼儿在园所学,也让家长了解了幼儿每日所学,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也激励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在孩子的一日生活当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主要包括幼儿入厕、喝水、洗手等,其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段。

  1、活动前有要求,活动后有总结。如:组织幼儿洗手,有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洗手,有的孩子会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溅一身水。所以在活动前要有要求,教师提出要求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对孩子上次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可以进行示范;可以通过讲故事再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孩子说说应该怎样做等。这样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就会有章可循。活动后要有总结,教师总结的时候应该针对教育重点进行,以鼓励表扬孩子好的做法为主,对做得不太好的方面委婉地提出要求。如:洗完手后,教师可以说:“xxx洗手的时候水龙头开得小小的,是个知道节约用水的好孩子;xx洗手很认真,手心、手背、手指手腕都洗得干干净净,老师喜欢他干净的小手;xx洗完手知道不摸其他的地方,不让细菌再跑到手上去,真棒!”。

  2、交叉活动,减少等待时间。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孩子入厕、喝水、洗手,教师可以把孩子分成三组,一组先入厕再洗手,最好喝水,一组先喝水再小便洗手,另一组可以先跟老师玩一个手指游戏再去喝水。同时这些事情先完成的孩子可以自由地玩玩具或者看书,在整个活动室里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喝水、有的孩子在洗手、有的孩子在看书、有的孩子在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当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组合方式组织活动。这样组织过渡环节时间短,孩子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而且,每位幼儿都有事情做,不必挤来挤去,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家长工作是班级工作较为重要的部分,使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施行协调一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1、在接手新班级时教师要进行家访,刚开始自己想好此次家访的目的和内容,

  但是,在与家长聊的过程中会将老师的思路打断,经常在自己家访过后才想起这个或那个内容忘记与家长交流了。于是我在家访之前,根据此次家访的目的与内容设计一张表格,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自己全面了解此次家访所需要的信息不会遗漏,而且还能分门别类进行记录,特别是新生家访,教师对孩子不是非常熟悉,就会容易出现幼儿之间的信息张冠李戴的现象,这张表格将难题迎刃而解了。在新生家访中,我们教师不要忘记记录孩子是否有身体方面的特殊情况,这个很重要,便于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对孩子多观察,以防不测的事情发生。

  2、要与家长及时沟通,相互交流。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微笑,使家长感

  受到老师的亲切与热情,那样无论多么僵冷的气氛都会被融化;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特别是面对年长的家长,有时会有些唠叨,会连续几天问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要保持足够的热情,我们会碰到难弄的家长,不能因为他的挑剔,就爱答不理的,那样只会使老师与家长的关系陷入僵局。善于利用来园离园活动时间与家长交流,早晨家长送孩子来园后总是匆匆忙忙地离去,可是你是否留意到有时也有家长逗留在教室门口。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讯号:有事要交代老师。碰到类似情况时,应该主动迎上前询问,让家长感到老师的一种主动负责的态度和关怀,会拉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离园活动时更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契机。我会把孩子一天中突出的一些表现告知家长,即便是说到孩子的不足,我也总是先肯定他的一些进步再婉转地提建议,让家长有个接受过程。教师在讲述孩子在园表现时,最好把孩子的表现具体、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尽量运用细节性的描述和具体的例子,而不是笼统地评价“很好”“不错”。比如,要具体讲讲今天或最近孩子表现好在哪里,有哪些进步,是吃饭、午睡表现好,还是积极参与活动等等。这样,家长觉得教师能了解得这么细致,确实很用心,切切实实地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关心和关注到了他的孩子,从而肯定教师的工作。在离园活动前,我们教师要将孩子一天的表现进行回顾,特别是孩子在幼儿园有磕磕碰碰的事情,老师一定要主动与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过程,因为有的孩子传述有误,会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必要的误会,及时说清,会得到家长的谅解。

  3、家长会是老师对家长集体进行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家长会是“窗口”,家长可以透过这扇“窗口”了解了解教育方针和政策、交流教育方式和方法。我们教师要根据班内孩子的特点与班级的任务确定好每一次家长会的主题,避免盲目性。如:这次我带小小班,我们第一次家长会的主题就是新生宝宝的适应问题,我设计了一份家长讨论稿,这样家长就会有目的的介绍自己对宝宝入园做了些什么准备及孩子的表现情况,便于其他家长借鉴有效的经验。家长会的交流性容易使让家长畅所欲言,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1.选举“值日生”,共同遵守常规。

  值日生是一个光荣的职务,是老师的小帮手。幼儿园的值日生活动总是受小朋友欢迎的。每次要当值日生时,他们都会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带上值日生标志时,显得尤为自豪。抓住幼儿的这个心理特点,我在常规教育中,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开展轮流当值日生活动,让值日生协助监督和管理班级常规。如: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时,我请值日生劝导小朋友拿取图书不要拥挤,看完图书后请值日生帮忙把图书整理整齐等。中午用餐后,我请值日生检查幼儿桌面是否保持干净,并请他们帮助老师一起擦桌子等等。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值日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得以改进,良好的习惯也逐步形成。我还开展评选“值日之星”,在每天下午放学之前让值日生向大家介绍自己今天的工作情况后,进行自我推荐,并让小朋友们推荐本日的“值日之星”。通过一系列的值日生的角色暗示,强化了幼儿对常规要求的理解,养成常规,促进幼儿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2.设置“小小监督员”,形成良好成规。

  在幼儿具体的常规执行过程中我发现,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幼儿都能遵守,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如:有幼儿洗手时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有的故意捏住水龙头,水喷出来洒在小朋友身上他们还很开心,还有的幼儿喝完豆浆后不把杯子洗干净就偷偷放到篮子里……,这些情形时有发生,但老师又不可能一直在他们旁边。于是我设置了“小小监督员”的小领袖,让常规做得好的小朋友来担任,并为他准备了漂亮的胸卡。有了胸卡的“小小监督员”很神气,其他幼儿更是羡慕不已,产生我也要做“小小监督员”的愿望。为了有机会带上漂亮的胸卡,这样一来,幼儿的违规行为慢慢减少了。小朋友们吃完饭都能把碗筷放得整整齐齐,,平时在也不乱扔纸屑了,地面也能保持整洁了,喝完豆浆后也能迅速把杯子洗干净,减少了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时间。“小小监督员”促进了班级良好常规的形成。

  3、设立“小组长”职务,促进常规养成。

  “小组长”的角色,其职责是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的常规需求来制定的。这些职责我是和幼儿一起讨论和分工的,因此,“小组长”职务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自报管理内容,分工后就戴上各自的牌子,逐一根据管理的内容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姓名,管理的内容和提醒的要点。开始,我请能力强的孩子来担任,后来采用全班幼儿轮流担任。如:有的小组长负责检查孩子们饭后洗手、漱口的情况;有的小组长负责验收午休后孩子们叠被子的情况,有的小组长负责玩具的收拾情况,这样调动了幼儿认真、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天被选为小组长的小朋友,首先自己要先做好,这样才能去检查和提醒其他的小朋友。记得班里每天被选为小组长的幼儿,吃饭时既快速又干净,饭后便自豪地站在门口,来检查其他的小朋友。看看小手干净不干净;上下楼梯是不是靠右走;区域活动后,玩具是不是收拾整齐,放置原位。他们都非常认真,也越来越自觉,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也就随之形成了。

【幼儿园数学练习题】幼儿园班级管理经验

https://www.kmfunway.cn/zixuezhishi/331243.html

推荐访问: 幼儿园大班数学练习题 幼儿园中班数学练习题 幼儿园教师个人总结 三八节创意活动方案

扩展阅读文章

幼儿培训热门文章

幼儿培训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据说教育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